尽管中国南部一些主要港口因为Covid-19 病例导致停摆,但是由于经济增长,原材料需求加大,五月份中国的进口增速创历史新高,达到了十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虽然发达市场的快速复苏支撑了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但全球半导体、原材料和运输成本短缺、物流瓶颈以及人民币走强等问题给这个全球最大出口国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在港口工人中发现多起 Covid-19 病例后,大多数航运公司已经向客户通报了广东省深圳市盐田港的拥堵情况。
自疫情爆发以来, 广东的工厂尚未报告重大减产,但承认他们在努力满足巨大的国外需求方面遇到了效率问题。
除了广东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芯片短缺已经开始影响中国所有与半导体相关的出口项目。
中国5月份出口同比增长27.9%,低于4月份32.3%的增长率和分析师32.1%的预期。
尤其是稀土出口较4月增长11.6%至4.171吨,上月为3.737吨。连续第五个月增长约 + 8.7%,表明全球对电子产品等相关原材料的需求强劲。
两年平均出口增长率从 4 月份的 36.3% 降至 5 月份的 23.4%,表明随着发达经济体的重新开放减少了对个人防护设备 (PPE) 和居家办公产品 (WFH) 的需求,出口势头减弱。野村分析师报道。
中国公布 5 月份贸易顺差为 455.3 亿美元,高于 4 月份的 428.6 亿美元,但低于预期的 505 亿美元。
与此同时,人民币在过去几周持续上涨,兑美元汇率升至三年高位,可能以更高的价格进一步打压西方消费者。
一年多来,我们发现产品价格不断上涨,这表明全世界在原材料和制造方面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我们在 4 月份曾部分写过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章,展示了成本和交付时间增加的原因(您可以点击此处阅读文章)。
与去年相比(以美元计算),进口增长51.1%,为2011年1月以来的最快增长速度。这部分是由于许多国家放松了大规模流感封锁,全球流动性增加,导致煤炭、钢铁、钢铁和铜等原材料价格上涨。
鉴于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签署的要求中国增加购买美国农产品和制成品的协议将于2021年底到期,拜登政府正在对美中贸易政策进行审查。
自乔·拜登总统于1月上任以来,中国与美国的经贸关系不断加强。
中国副总理刘鹤上周与美国财长耶伦(Janet Yellen)进行了交谈。几天前,他与美国贸易部长戴慧琳(Katherine Tai)进行了会谈 (来源 CNBC)。
在这期间, 如果想从中国进口产品则需要更好的组织和规划, 以降低成本和交货时间。依靠现场合作伙伴对于克服上一个时期为我们保留的所有不可预见的关键问题至关重要。
Noziroh Hub 等工具是从中国进口产品并成功管理生产流程的关键。有了一个这样的合作伙伴,就可以管理所有采购阶段,从供应商研究到生产,从货物储存到从中国发货。
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不建议在从中国进口时即兴发挥。风险太大,只有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才能验证供应商或工厂的可靠性。